大数据、人工智能人才需求爆炸式增长的背后...

薪酬报告人工智能大数据

2018-03-12 16:07

在2018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多次提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关键词,这是大数据第五次、人工智能第二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目前,大数据、人工智能已双双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我们看到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诞生的新兴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同时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下,传统产业迎来颠覆革新。

2017年12月4日,麦肯锡发布了长达176页的中国数字经济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电子商务(2016年交易额占全球40%)和数字支付(2016年个人消费交易额交易额7900亿美元,是美国的11倍。)已经领先全球;独角兽公司数量占1/3,独角兽价值约占全球43%;2014至2016年间风投金额达770亿美元(占全球19%)。

从数字化应用和创投体量来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数字化大国,在数字服务领域已经实现了净出口(过去五年连续保持年均100-15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并正在改写全球数字化的格局,并为远在海外的创业公司提供支持和启迪。

在数字化带来巨大经济效益背景下,人工智能驱动经济数字化转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人才需求爆炸式增长的背后,数字化人才面临巨大缺口。大数据、人工智能人才需求爆炸式增长的背后,行业趋势和薪酬趋势是怎样的?科锐国际猎头公司2018薪酬报告——《人才市场洞察及薪酬指南》显示:

大数据方向
行业趋势

随着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大数据已经步入迅速发展期,近年随着Spark\Strom等大数据平台应用的普及,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数据平台开发工程师等岗位炙手可热。

另一方面,数据挖掘方向的人才需求量也比较大。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很多行业包括IT公司、零售、金融等都有大量数据挖掘人才的需求。随着各种智能应用的落地及普及,大数据人才需求会越来越旺盛,是猎头、HR重点关注的人群。

海外引才及海外人才回流也成为大数据方向人才流动的一个明显趋势:一方面,互联网公司出海热潮,纷纷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大量招聘海外技术专家型人才;另一方面,国内的互联网生态迅速发展,中国商业模式的输出,市场环境的吸引,也促使大量海外人才回流。人才吸引力因素也向多元化趋势演变,薪资已不再是海外人才考虑的主要因素,市场环境、公司业务发展等均成为吸引海外人才的重要方面。

人才缺口:数据平台开发工程师、数据挖掘
人才来源:大的互联网公司、海外引才

薪酬趋势

由于人才稀缺度较高,相同工作年限的情况下,大数据工程师的薪资普遍更高,薪资涨幅也会超过其他岗位。数据挖掘工程师涨幅可达50%以上甚至更多。

人工智能
行业趋势

2017-2018年人工智能产业进入加速期,深度学习的突破,人工智能应用领域不断拓展边界。算法和技术将得到巩固,并不断整合。国内互联网领军者“BAT”、科大讯飞等科技公司均在积极布局人工智能领域,大量招募AI高端人才,组建实验室加快关键技术研发;同时持续收购新兴AI创业公司,争夺人才与技术。随着需求的激增,中国AI领域的人才数量也在攀升。一方面,贡献来自于互联网巨头的AI布局及人才培养,另一方面,海外AI人才的回流也极大程度上贡献丰富了国内AI人才库。

随着互联网巨头前期布局人工智能的基本完成,特别是对海外高端人才集中引进高峰的过去,人工智能领域人才需求趋于理性化,大公司基本完成人工智能的领军人物以及负责人的招聘,目前驱动因素是由于具体业务发展需要理性以及常规化的团队搭建。未来,人工智能将影响更多的垂直领域,而人工智能如何在各个领域应用及普及,将是下一步需求的主要关注点。

人才缺口:NLP、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方向
人才来源:一线互联网公司和人工智能领域独角兽公司 

薪酬趋势

人工智能的薪资涨幅已经趋于理性化,平均增幅20%-30%,个别同等级别公司之间跳槽增幅低于20%。(文中部分数据是猎头公司科锐国际专家顾问的分析预测,供企业和猎头招聘参考)



科锐国际
科锐国际是领先的以技术驱动的整体人力资源解决方案服务商,也是国内首家登陆A股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300662.SZ),目前在中国、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等全球市场拥有110+家分支机构,2,600余名专业招聘顾问及技术人员,在20+个细分行业及领域为客户提供中高端人才访寻、招聘流程外包、灵活用工、人力资源咨询、培训与发展、薪税外包等人力资源全产业链服务,同时提供一体化SaaS云产品、垂直招聘平台、人力资源产业互联平台及人才大脑平台。通过构建“技术+平台+服务”的商业模式,打造产业互联生态,为企业人才配置与业务发展提供一体化支撑,为区域引才就业与产才融合提供全链条赋能。在过去一年中,服务超过5,300家跨国集团、国内上市公司、快速成长性企业、国企、政府以及非盈利组织,成功推荐中高端管理及专业技术岗位人员25,000余名,灵活用工累计派出190,000余人次,聚合合作伙伴近3,500家。